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曾是客家人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是江西进入闽西、粤东的必经之地,素有“闽粤通衢”之美誉。境内散落着众多形态不一的客家围屋,它们以其精巧的建筑艺术、独特的历史沉淀,浓缩的客家神韵,在岁月长河里绽放着时光之美,在文化宝库中闪烁着时代之光。

位于石城县木兰乡陈联村的陈联围屋,数百年来巍然屹立在群山苍翠之间,是众多客家古民居中极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2004年,第十九届世客会在赣州召开期间,著名客家研究专家冯秀珍、崔灿等人来到这里,认为这座围屋构造设计独特、建筑艺术精湛,极具研究开发利用价值。自此,这座神秘的客家围屋逐渐为人们所知晓。

早年拍摄下的陈联围屋。

从县城驱车大约40公里,就能到达围屋所在地。然而眼前的围屋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精美,外墙全部用泥土夯筑而成,窗户也是常见的木头框中竖几根栏杆,与其他民居一般无二。要说区别,便是那座高大的白色门楼。不过,在客家地区,建得高大气派点的门楼也不算少见。

陈联围屋长、宽各为49米,呈正方形状,分上下两层,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据了解,陈联围屋当年由温氏兄弟温荣卫、温荣章在清道光年间筹建。传说两人早年做猪崽和木头生意,在江浙一带经商时发了一笔横财,然后兄弟二人回到家乡陈联村购置田产,并耗时十余年建成这幢围屋。与大多数古民居一样,这座围屋严格按照客家围屋“九井十八厅”的模式建造,共有99间半房。因为旧时客家人受儒家“满则溢”思想的影响,再宏伟的“豪宅”,房间数量也不会达到100间。

进入围屋内,会发现外观“寒酸”的陈联围屋,内部却十分讲究,屋内屋外像是两个世界。围屋内部间间相通、廊廊相连、回环曲折、萦绕无尽、雕刻精美。整座围屋为砖木结构,一楼通道为鹅卵石式青石板铺设,二楼为木质走马楼,回廊曲径通幽。整个建筑呈“回”字形布局,取外墙内侧三分之二的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

拱形结构的门道。

回型巷道尽显恢宏。

不同于外墙用黄泥、沙石、石灰拌红糖水米汤垒砌而成,围屋内墙的墙基、门窗均用花岗岩条石砌筑,部分内墙和门楼用青砖砌就。内墙壁则用石灰刷面,并绘有栩栩如生的各类彩画。外墙将内墙围在里面,外观上形成一栋方围。与其他围屋一样,陈联围屋是一座全封闭古民居,偌大的屋子总共只有3座门可供出入,主要门道为拱形。厅堂四周还保存了不少珍贵字画墨宝,如以《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等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彩绘古画,散发着浓厚的客家古建筑文化气息,虽已历经百年沧桑,仍然清晰可辨、风韵犹存。

栩栩如生的彩绘壁画。

当年陈联围屋的主人温荣卫、温荣章走南闯北经商,长了不少见识,为建造这处房屋,他们广募南北匠人,并精心设计,最终独具匠心地融地方围、客家天井式、中原府第式、苏州园林式等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与纯粹的客家围屋全然不同。

从窗棂的设计便能看到明显的苏州园林式建筑风格。在围屋的各条巷道上,均可见保存完好的、用石材砌出的大小窗户,且每扇窗户的花样都不同。在内墙的窗户中,有10多种不同图案的花格窗,有些呈现扇形、菱形、圆形,有些则是不规则的花篮、花瓶等造型。即使相同形状的窗户,窗花的镂刻也大不同,这使得整座围屋的内窗每扇都不一样,各具特色。当地老一辈相传,这样的窗户除了精致美观,还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这是因为雕花密度大,弓箭也难以射进来。

说到防御,一般客家围屋的防御系统都非常强大。如有些围屋会在屋顶瓦面设置炮楼,有些会用火砖或条石砌成防撬防挖外墙,有些会设置包有铁皮的两三重围门,还有些会在围外设置环屋壕沟、围内建有备荒暗井……各式各样的防御体系使围屋易守难攻。

大门之外砌筑池塘。

不过,陈联围屋除了看似能预防弓箭的窗户之外,全然没有其他客家围屋那样的防御体系,因此可以说是客家建筑中颇具特色的一种另类围屋。这或许与围屋建造时当地的淳朴民风有关,也或许是主人故意设计的,毕竟从外观看起来这座围屋并不“富庶”。囤粮掘井是围屋防卫必备的条件,因此许多围屋都设有专门存放粮草的储藏间,然而陈联围屋的粮仓却建在门前屋后的露天处。由此看来,粮食都不怕被盗,住房就更不用防盗了。

据当地村民介绍,鼎盛时期的陈联围屋曾居住200多人,但如今偌大的房子却不见一人居住,这是为何?相传太平天国时期,陈联围屋曾被洗劫一空,族人们纷纷离家出逃,从此温氏家族一蹶不振,围屋也由此人去楼空。

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当地政府曾在围屋内办过小学。但由于门窗狭窄,整个房屋十分阴暗、潮湿,加上年久失修,房屋漏雨渗水、风化剥蚀,部分建筑颓废严重,楼板、栏杆、栋梁、瓦檐等建筑设施逐渐开始腐烂,整座围屋岌岌可危。

修缮后的围屋重现光彩。

近年来,石城县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全面修复围屋内已经损坏的门窗、楼板、墙体及各种雕刻,修缮了漏雨、渗水的房顶,并对出入围屋的道路进行水泥路面硬化,让其原有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和复原;同时坚持保护为主、利用并举,着力破解古民居“怎么收”“怎么修”“怎么用”等难题,全面加强传统建筑活化利用,让传统建筑在古风古韵里呈现出新面貌,在开发利用中焕发出新光彩。(曾艳 周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