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早期客家先民农耕生产时期的印记,行走于高田镇、丰山乡等地一些村庄,建在户外露天处的木质粮仓便是其中一道独特的客家人文景观。

俗话说,靠山吃山。山区木头多,当地老百姓便依靠大自然的馈赠,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就地取材加工制作成这种木质粮仓。千百年来,当地百姓一直都用这种木质粮仓,储藏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

集中连片搭建的户外木质粮仓。

木质粮仓依地形而建,分布于房前屋后,其外形结构有单个的,也有成排的。一般以石头、原木作基座,下部悬空;中部为木质仓体,开有木门方便出入;顶部为条木搭建的人字形屋面,盖有砖瓦,或覆盖茅草,用于遮挡雨水。木质粮仓尽管原始简陋,但上下透气、防潮防虫,能使储藏保管的粮食保持干燥不发生霉变。

悬空在石头基座上的粮仓。

粮食是农民的重要生活物资,理应放在家中存储保管确保安全,这样存储于户外不怕被人盗走吗?然而木质粮仓建在户外,但几乎没有听说过粮食被盗之事,究其原因与客家人淳朴善良的民风息息相关。据当地村民介绍,粮仓建在户外,主要是为了预防火灾,以往村庄的房子基本是木质结构,一旦发生火灾,粮食可以避免焚毁,生存就能得到保障。

粮仓因地制宜建于田间地头空旷处。

早些年当地曾向农民推行科学建仓储粮,推广钢板圆桶形组合粮仓,但山区村民还是倾向于使用木质粮仓。如今,这些历经风雨的木质粮仓,外部颜色已成深褐色,屋面长出青瓦松。让人感叹的是,千百年来,这种古老而适用的木质粮仓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始终服务着一代又一代客家人。(周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