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第主座
儒林第门楼(左侧为书斋门)
《茂春公像赞》原件
井边的“石脚桶”和石秤砣
赖连三先生像
带暗锁的行李箱
赖连三著的《香港纪略》
赖华栋1922年八二风灾后来到汕头灾区,在存心善堂与众人合影
航拍赖厝老围寨(正前方老宅为儒林第)
“一溪目汁一船人,一条浴布去过番”,是众多华侨先辈下南洋时的真实写照。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在商界闯出一番天地,发家致富。在这些潮汕的华侨巨富中,涌现出一些才高八斗的文化名流,如陈慈黉的弟弟陈慈云成为岭东名士,编辑出版了《绣诗楼丛书》36种;高学能、高绳芝父子均为举人,高绳芝的弟弟高伯雨则成为香港著名学者。
近日笔者走访金平区鮀莲街道赖厝社区的两处侨宅,就了解到这样一个典型的华侨家族——赖华声家族几代人从无可奈何去过番,再历经奋斗,最终在商界、文化界以及政界均出人头地。寒门出贵子,家富添学富,“一门三杰”在当地传为佳话。
稍有积蓄,回乡为父母建安身之所
在赖厝社区俗称为“狮脚”的地方,有一片破落的围寨。笔者在赖厝社区退休村干部赖乙宁生带领下,从老寨东北角的栅门入寨造访他家的祖宅。由于百年来地震、风灾数度摧残,围墙数度重建、翻新,栅门已难觅旧貌,只留下四方形的墙顶。跨过栅门转向外埕右边,迎面便是一座如意门门楼。这处榻肚门楼规格不大,可能是因为场地不够大限制了建筑格局。马鞍脊下的石门约有三尺六宽度,门簪上镌刻“福”“禄”二个九叠篆。从大门匾额“儒林第”三个大字可以推测,赖家先贤在发达之后,专门为家中尊长捐了个“儒林郎”,也借以勉励儿孙“读书望贵”,光宗耀祖。恰好紧挨着这座“儒林第”门楼的左侧,有一道小门,据赖乙宁介绍,那是一道书斋门。因为年久失修,书斋早已坍塌荒废。
踏入儒林第,笔者注意到入门右侧墙面一方石匾上的《修缮记》,其中写道:
“茂春公祖厅创建清嘉庆年间,原座落于西园宝地,咸丰四年甲寅,太平天国乱事,地方紊扰,西园之祖厅……狂徒纵火烧光,神主厅事荡然而尽,公怀愤仅只身走入赖厝后门楼,喘息避祸矣……光绪七年(1881)由华声公、华栋公、华鼎公三兄弟建造茂春公祖屋也……于辛卯年(2011)二月十三日动工,兴之八十余天,修缮告成……”
从碑文可知该宅的始建年庚和重修日期,前后相隔130年。主人家赖乙宁先生,收藏着一份由他爷爷赖连三先生1963年手书的《茂春公像赞》,其中有一段话,也对这座祖宅的历史作了考证:“公长子华声公,先渡洋而侨坤甸,当华声公十八岁,侨坤手中稍有积蓄,于同治十六年丁丑(1877)归里,谋建屋以安父母之身……二十二岁回里为光绪七年辛巳(1881)……创正座,坐南向北之屋。”这段记载透露出几个信息:这座大宅,是由茂春公的长子赖华声在南洋事业有成之后回乡出资兴建的;从一开始为父母修建安身之所,到后来创建主座,前后历经4年,颇为费心;而当主座建设时,赖华声年仅22岁。后生可畏!
“响门静碓”,潮汕独有的建筑特色
我们由坐西向东的如意门门楼迈入大宅的外阳埕。举目望去,大约10米开外正对着如意门楼的,是一小客厅。这种厅房一般是作为接待来往人员的,但在困难年代也可作为白事的退厅或寿房。
笔者再回头观察如意门,发现门楼左侧与外阳埕交接处的地上有只不起眼的石碓。这里原本是一个小碓间,由于年久失修,小屋已塌了,只留下碓座。这种石碓抵在大门后的格局,是潮汕建筑独有的特色。本报曾报道过的澄海区隆都“七落”侨宅的如意门楼,就是这种建筑格局的典型代表。俗话说“响门静碓”——门要响,因为一进一出推门哗啦啦的声音,会给左邻右舍感觉到大宅人丁密集、人来人往的繁荣景象。而石碓抵在大门之后,是抵煞用的。“碓”在潮汕话中发音“对”,寓意着能对煞气起之作用。
石秤砣行李箱,蕴藏家族创业密码
站在宽敞的外阳埕,便见北面大照壁,正中间镌刻“鸿禧”两个大榜书,正对照壁便是大宅主座门楼。正如前面《茂春公像赞》所描述——“光绪七年辛巳……创正座,坐南向北之屋”,这是一座坐南向北的“下山虎”带龙虎畔花巷的建筑。主座门楼石匾刻有“松阳”二字,点明赖姓的郡望。主座大厅和抱厅房有格仔通往两边花巷。
穿过龙畔格仔进入左花巷,回头但见格仔门门楣上塑着一片芭蕉叶,可见当年也是花了一番精力装饰宅第。花巷中靠主座山墙有一口水井,井边遗留着一只“石脚桶”。“石脚桶”既可作为洗菜盆之用,也可洗刷餐具厨具,桶中存放两只石秤砣。石秤砣是过去用于称量大件货物或商品之器物。显然,这两只石秤砣当年频繁使用,以致被磨得无棱无角。
在这条花巷的墘房,笔者还发现了几只古老的行李箱。箱体边缘都镶了铁片,其中一只在铁片上又增加铆钉作为防护,还设有暗锁。在旧时,这种箱子是用于运输贵重物品所用。赖家先辈当年从印尼到家乡赖厝的往来中,应该是多种生意都有经营的。这些坚固的行李箱,和那些已经磨损了的石秤砣,可以说是隐藏着赖氏家族的创业史密码。
手足情深,三兄弟联袂渡洋创业
这座祖宅和先辈的故事,经赖乙宁的讲述以及翻阅其家藏的《茂春公像赞》和《赖氏族谱》,我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据《茂春公像赞》记载,茂春公父亲“出洋莫知音耗”,唯一的胞兄也“过洋,不知所终”。茂春公无依无靠,“壮年孑然单身”,直到41岁才娶妻。后来,茂春公又把长子华声送往印尼谋生。这次老天终于有所眷顾,华声很快小有成就,18岁那年便回乡省亲,为父母简单修建了一处安身之所,并把14岁的二弟华栋带往印尼坤甸一起打拼。4年后,赖华声发迹返回原籍,终于建起更舒适的大宅,让父母过上好生活。不料,当他重返坤甸时,却染上严重脚气症。那时,华声和二弟华栋、三弟华鼎3人已经一起在坤甸创业。遭此变故,生意不得不交给二弟打理,三弟护送大哥坐船回国治病。不料半途中大哥病情加重,最终“痰壅身死,目不肯瞑”。三弟华鼎深知大哥因为没有男丁延续香火而死不瞑目,于是他含泪向大哥发誓:“大兄忍怀,将来弟有生子,定抹长男立为兄后。”就这样,年仅23岁的赖华声病逝。按照当时轮船上的规定,船上病死者必须抛尸海葬,以绝传染疾病。但三弟华鼎不忍心,彻夜紧抱亡兄遮掩,不让人知道大哥已故。直到天亮,船抵新加坡港,他才背负大哥下船,将其下葬于潮州义山。义山就是由潮州同乡会购置的山地,可以免费收葬不幸亡故于当地的潮人。《茂春公像赞》评价华声公生前“兄弟情重,一生聪明,人所不及”。正是他,带领二弟华栋、三弟华鼎走上从商之路,带领家族过上了好日子。
青年才俊,商界政界均有建树
赖华声的二弟华栋(1863—1934年),讳禧国,同样天资聪慧,青年时期就在商界脱颖而出。他于1888年至1912年连任印尼坤甸中华商会会长、中华学校,获清廷赏赐道台衔加二品顶戴。到初年袁世凯任时,又获北洋政府颁授“功在教养”匾额,同时又在坤甸当地被荷兰殖民者任命为“兰得腊官”(即审判官)。五年(1916)黎元洪任时,电召赖华栋(即赖禧国)进京委以府咨议官,次年又委派他为中华南洋宣慰使,授予“周爰谘诹”匾额并颁给特别纪念勋章一座。十一年(1922),潮汕遭遇世纪大灾难——八二风灾,数万人罹难,无数百姓无家可归。赖禧国被黎元洪任命为专员,慰问潮汕灾区。根据赖厝社区老辈人口述,赖禧国当时来汕赈灾时,还自掏腰包支持家乡赖氏宗祠的重建。后来赖禧国淡出政界,于1934年病逝,享寿71岁。
三弟华鼎(1865—1926年),在清末诰授奉直大夫。光绪戊子年(1888)汕头创办同文学堂,翰林温仲和任主讲,赖华鼎当时是温翰林的高足。时期,赖华鼎曾任福建《漳州新报》总编辑,于1926年病逝于漳州,享年61岁。赖华鼎生七子,他兑现了誓言,将长子赖连三过继给大哥华声。
回国求学,笔耕不辍终成大儒
赖连三(1891—1965年),原名立成,又名缨缵,赖乙宁的爷爷。他不负父辈之期望,后来成为潮汕颇有成就的学者。
1891年赖连三生于印尼坤甸,18岁那年由坤甸华商总会保送回国进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攻读文科。辛亥之后,他受黎元洪任命,返回南洋宣传鼓动华侨支援。1916 年,赖连三被黎元洪召回北京,担任府秘书厅掌印官,此后历任军、政参议,秘书等职。后来赖连三选择弃政从文,经常往返于南洋、香港与内地之间,凭借笔杆子谋生。据记载,他一生足迹遍及祖国16个省和东南亚40多个城市,致力于搜罗文献掌故,笔耕不辍。中年时,他花费10年时间,在全国访问了341个赖姓村庄,编撰成卷数浩瀚的《赖氏族谱》。1936年他受聘为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编纂,1947年又被潮州修志委员会聘请为潮州修志馆总征访,参与《潮州志》编纂工作,与饶宗颐先生结下深厚情谊。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居住在赖厝村,潜心研究易学,整理地方文献,编写潮剧剧本。
提到自己的爷爷赖连三,赖乙宁先生眼神里充满崇拜之情。他带笔者绕到儒林第背后,找到赖连三建于1962年的“逸颐”小楼。他介绍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化肥短缺,赖连三想尽办法托海外关系购置化肥运回家乡,廉价转售给当地农民,利用微利再加上自己多年积蓄,建成逸颐小楼,作为养老闲间。在这里,晚年的赖连三又创作了一些文学作品,撰写出《茂春公像赞》,让后人了解家史乡情。
1965年,赖连三去世,但此后的影响力依然不减。赖乙宁提及两件印象深刻的事情:一是1986年他结婚时,饶宗颐先生闻讯专门寄来200元港币,祝贺故人之孙的新婚燕尔,足见饶老对赖连三的器重。第二件事是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暨南大学翻印出版一系列研究香港经济、文化、历史的专著。尘封久积的版《香港纪略》一书翻印面世,著书人赖连三的名字再次被读者关注。不少潮汕读者才意识到,原来当年还有一位如此博学多才的潮籍学者赖连三,他把香港的地理、历史、、人文,以及20世纪30年代以前香港潮人生活的各个侧面都记录于此书中。该书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当时香港潮人特别是潮商活动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