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听到“三重门”这个概念,大约是2000年11月曾读过的韩寒所写同名小说。据说“三重门”这个说法来自《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三重”指的是“礼仪”“制度”“考文”。

赣州老城地图中的镇南门。(资料图片)

韩寒小说《三重门》所指并非实体的门,在赣州城,却有一座真正的三重门(即:羊马城,重要城池和要害之地才会有),这就是镇南门,1945年抗战胜利后曾改名光复门,位于如今的南门口。

赣州城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悠远历史的古城,由于临江防洪、战时防扰的双层需要,形成了一道周长约6.5公里的雄伟城墙。现存较完整的为沿江地段,从东门至西门长3664米,建于北宋嘉祐年间,为江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北宋砖砌石城墙。有城墙便有城门,赣州起初有镇南门、百胜门、涌金门、建春门、西津门等五大城门,后来派生出了北门、小南门。20世纪30年代前,赣州共有7座城门,随着城市扩张,现仅存涌金门、建春门、西津门、北门4座。

镇南门是7座城门中仅有的三重城门,建在城南一座约20米高的山坡上。坡前是头城门,坡顶为二城门,坡后设三城门,过二城门时前后要经过两道瓮城。三重门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分别为正南、偏西、靠东方向,连缀起来形如月牙。城外挖有壕沟、壕塘作为护城河,至今尚有相关街巷名。之所以设置三重城门和两道瓮城,既有防御攻城的考量,也有堪舆文化的讲究。镇南门在赣州城正南方,南方属五行中的丙丁火位,火气旺,为规避火灾,城市建设者采用了这种形制,并把南门改称为镇南门。头城门内有10个城垛,一般供守城卫士居住。头城门与二城门之间有一条丈余宽的弯曲坡路,坡度约45度,进二城门必须爬坡。二城门居高临下,是城南制高点,城头有一座宽敞的楼阁,为战时一线指挥部。

据老一辈回忆,新中国成立前,赣州城的护城河就遭到破坏,被新盖的建筑切分为一口口大水塘,即赣州人所说的壕塘。不过,1958年以前,赣州城的城墙和护城河形态还是大体完整的。城墙最先拆除的是南门瓮城。1956年左右修建青年路时,在城墙上开了一个大口子。南门一段的城墙在1958年进入拆除高峰期,原赣州饭店地基和第一层用的全是城墙砖。1964年左右,开挖了儿童公园旁边的城墙,修建了健康路的南段。20世纪80年代末,赣州市第三中动场的东侧还保留着护城河,同学们常常要用竹篙捞踢到水里的足球。镇南门处当时有一棵大榕树,西园西侧还是一片菜地和壕沟。随着城市的扩展,虽然镇南门已被拆除,但这个地方的地标性功能一直存在。

早在1993年,赣州就以丰富的宋代文化遗址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众所周知的中国四大古城,四川阆中古城建于商周时期,云南丽江古城建于宋末元初,山西平遥古城和安徽徽州古城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城市的基本风貌。作为江南重镇和临江古城,赣州城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文化魅力,这里比较完好地保存着宋代城市肌理。“三十六街、七十二巷”,无论是布局还是名称,都蕴藏着深厚的城市密码。

当前,我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已经不多,赣州老城虽然也改建了不少,但总体上还是相对完整。从国家要求和有关地方的做法看,应强化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的健全与落实,特别是要树牢系统思维和文物安全底线意识,统筹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的关系,着力维护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维系城市肌理,延续千年文脉。这是赣州在城市形象塑造中防止“千城一面”、打造城市个性的根本路径,也是优势所在。

透过赣州老城的三重门,笔者不由得深深思索:经营一座城市,必须爱这座城市、懂这座城市,必须知悉它的前世今生,从而洞察它的来龙去脉。笔者热切期待古代中国南来北往交通要道上的赣州老城,能够持续绽放其璀璨光芒。(陈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