驹里,是哈萨克语“山羊”的意思,所谓冰碴驹里肉,就是吃了初雪后挂着冰碴草的山羊肉。初冬的山羊经过冰碴草的洗礼,成为大补的山羊肉美食。 冬天,没有冰雪,就没有了氛围。按新疆哈萨克人的说法,入冬后最好的盛宴当数“冰碴驹里”。每年初冬来临,在新疆,把当年生,约8—9公斤小山羊屠宰后用水清炖,因为这个季节,气温约在0度左右,山羊又称“驹里”,所以叫“冰碴驹里”。 吃驹里很讲究的,先①要“未婚”的小山羊,②要选跑得最快的,③要当年的小羊,④要现场宰杀,⑥要现场开膛,看是否吃的是青草…… 初冬季节,寒风凌厉,草原上到处是冰碴,拱开冰碴觅食的驹里羊因此而得名。到了秋季山羊长得膘肥体壮,这时的肉,口感是脆的,不膻、而且比绵羊更加鲜嫩可口。 现在驹里以瘦肉为主,肉质很紧。一般是将羊杂和羊肉一锅炖下,清水煮熟。也有人将羊腿留下包饺子,吃了羊肉、羊杂,在煮肉的锅里煮饺子,那滋味,美到心里了。还有配上馕或者“锅盔”小吃。按照哈萨克族传统习俗,把羊头脑门上的肉割下来给贵客,以示尊重;把羊耳朵给年龄小的客人,已示听话,然后将带骨的肉削下来,送到每个人的嘴里,不准用手接。 山羊是羊群中的探路者,喜欢到悬崖峭壁上吃草,而越是陡峭的地方,越是生长着众多药用植物。这样山羊在果腹的同时也摄入大量中草药,牧民们都称山羊肉为“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