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泥人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不过使天津泥放异彩、成为民族艺术奇葩的,是“泥人张”的彩塑,它把传统的捏泥人手艺提高到泥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天津泥人张彩塑艺术的创始人叫张长林(公元1826-1906年),字明山。张长林的技艺出神入化到只需和人对面坐谈,抟土于手,不动声色,泥像瞬息而成,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观者莫不叹绝。

“泥人张”彩塑创作取材非常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取材于《水浒》、《红楼》、《三国》等古典文学名著,善于细致人微地刻画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注意人物的心理表现,静中求动,富于文气。

“泥人张”彩塑雕塑技法严谨流畅,变化丰富,善于用粉色与重色相结合的方法,风格典雅,明快秀丽。用料也非常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张长林的代表作有《渔樵问答》、《蒋门神》、《严振像》等等。

在那个时代,天津有许多从事泥人制作的民间艺人,但在张长林的泥人作品叫响以后,许多从事泥人制作的艺人都纷纷改行了,其原因就是“泥人张”的作品受人喜爱,占领了大部分市场。

“泥人张”作品的好坏,首先要看使用的原料泥的好坏。张长林在反复比较后发现,当时天津西郊古河道地下一米处有一层红色黏土(俗称胶泥),黏性极强,含沙量特别小,非常适合作为制作泥人的原料。于是张长林就与当地的农民达成协议,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农民将晒干后的黏土送到他居住的西北角韦驮庙胡同,然后将这些土进行过滤。

据张家后人说,张家的老宅内有专门的制作室,院内设有一高一矮相连的两个池子,将黏土放人高池内,注入水将土搅拌成泥浆,通过高池与矮池底部相连的一个装有铁丝网的孔洞将泥浆挤进矮池,沙石草梗便留在高池,然后再将矮池的匿泥浆晒干、打制成坯。

打制时,将一定量的黏土放在一条青石板上,用一柄木棰反复砸制,在砸制的过程中加入棉絮,直到将成比例的棉絮全部砸制进胶泥内,外部看不到棉絮为止,将胶泥掰开后,能看到均匀的棉丝为最好。打制成型的土坯被称为熟土,每块重量在5公斤左右,用油布包好后,放人制作室的地窖内保存,随用随取。当年最好的熟土要保存3年才能使用,这样制作出来的作品绝对不会开裂。